忙碌的2006年,第一次和基本款的朋友們出遊
雖然,最後只剩下四個人成行….
no matter what,還是可以出遊去YA!!
由於事先沒有規劃好行程,只是開著車,一路向南行,
不知是上天可憐我們,還是真得擺脫可怕的魔咒。
此次,竟然沒有受到詛咒一路上沒有迷路,
沿著國道3號出發>快速道路10號>旗山方向
即可看見指標。
美濃地理環境:
位於高雄縣東北隅,形似坐蛙。
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淡水、荖濃兩溪,自然形成一平坦之平原。
河川有美濃、柚子林二流合匯成美濃溪,觀光資源極為豐富,亦有不少名勝古蹟。
美濃民俗村整棟建築為美濃客家祖堂模式,入口處左右邊各有一棵百年茄苳樹,
右邊有兩個大水池,牛車輪流泉池裏有荷花、睡蓮、水芙蓉等3種水中植物,
石磨流泉池內有漂亮的錦鯉。走道中間有一古井汲水,紙傘部門前面有一座日月噴泉,
右邊有一半圓形的鯉躍龍門錦鯉池及推磨亭。
直接順利抵達第一站美濃民俗村
Shine很認真地在研讀ing,也不知我們就在後頭~
很古早味的景點介紹
Evonne童心未泯,玩起來了,結果一致認為,她沒有童年竟然不會玩…
果然,蒙古人小時候玩得和我們不太一樣…
美濃民俗村內的一隅
It’s great!!我們出運囉!終於沒有迷路
來吧,大伴就以古早味的可樂來慶祝一下….
美濃的downtown很小,和鹿港鎮又大不相同
應該說這裡的民風很純樸,加上客家人勤儉持家的天性
和鹿港鎮的建築風格大不相同…
東門樓
當時庄民為防野獸和外人的攻擊及掠奪,在庄東築樓架砲,樓高3丈5,周寬151方丈。
清朝道光9年,竹頭背庄民黃雲高中進士,在東門樓揮題「大啟文明」四字懸於正門,
兩旁柱上也有福建龍泉寺名僧所題的「旭日迎門早,春風及第先」的對聯。
1895年日本開始殖民統治台灣,在高屏地區遭到客家人激烈抵抗,日軍以大砲進攻,
鎮壓美濃鎮民的反抗行動,東門樓頓成斷垣殘壁,直到1937年才人行重建,
以鋼筋水泥築樓2層,外貌雖與清朝時期相去不遠,
但樓中含有漢族意識成分的古匾、古物全部被毀,所用建材也已失去古樸的感覺。
東門樓在1957年再次重建,恢復龍閣鳳椽,正面書「大啟文明」橫額對聯,
柱上的對聯也改為「門前帶水環青美,樓外屏山積翠濃」,成為現今的形貌。
開始挑戰,登上東門樓
陡峭的樓梯,以前的衛兵還真是辛苦…